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總書記在科技創新大會上的用典對銀行工作的啟示

王衍行
2016年06月02日10:03 |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旁征博引、畫龍點睛,總是給人以思想啟迪、精神激蕩,其中高屋建瓴、內涵豐富的用典,包含了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這對於當前銀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科技發展,必須准確判斷科技突破方向。判斷准了就能抓住先機。‘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歷史經驗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機遇走向現代化的國家,都是科學基礎雄厚的國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機遇成為世界強國的國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領域處於領先行列的國家。”“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意思是:與其有智慧,不如借助時勢﹔正如在農業生產中與其有農具,不如不誤農時。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丑》,其主旨是強調抓住時機的重要性。“镃基”是當時的農具,一種大鋤頭,“乘”和“待”都是依靠、憑借的意思,意思是:聰明人都善於把握機會﹔而愚笨的人錯過機會。這句話在告誡我們,要善於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聰明的人(往往會)根據時期的不同而改變(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會)伴隨著事物(發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

銀行也必須因時而變,隨事而制,今后一個時期,有的銀行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是:簡單模仿,與創新趨勢漸行漸遠﹔畸形發展,重金錢輕誠信﹔孤芳自賞,錯失拓展國際市場的良機﹔盲目冒進,資產質量低劣﹔資產負債雙向高杠杆,引致風險疊加等等。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出自《宋史 朱熹傳》,意思是:推究義理,從而獲得知識學問,而后親歷親為,用實際行動去驗証學到的理論。這句話在告誡我們,要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銀行必須因時而變,隨事而制。“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銀行要言必有用,名必有實,事必有功,切忌凌空蹈虛,搞形式主義。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性活動。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出自《三國志•蜀書》,意思是:隻有人才方能建功立業。人才是決定一家銀行水平的核心資源,是競爭之本、轉型之要、活力之源。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長有其規律,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出自孟子《孟子•盡心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習近平總書記人才思想的精髓。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有諸多重要論述,2013年6月28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2013年10月21日,他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對銀行同樣重要,事實勝於雄辯,銀行沒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難以立足。

欲速則不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很多科學研究要著眼長遠,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欲速則不達”出自《論語•子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著眼長遠,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在告誡我們,“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要積跬步之千裡。成功在久不在速,“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銀行的基礎工作與企業文化絕非一日之功,絕不能好高騖遠,銀行的難事大事,必從小事做起,要腳踏實地、實干苦干,求真知、說真話、辦實事、求實效,要恪守“穩中求進、穩中求好、穩中求優”的原則,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科技創新,貴在接力。希望廣大院士發揮好科技領軍作用,團結帶領全國科技界特別是廣大青年科技人才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建功立業。”“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出自唐•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意思是:美麗的桐花覆蓋原野,花叢中傳來一陣陣雛鳳的鳴聲,這清脆嘹亮的聲音比老鳳的鳴聲來得更悅耳動聽,也寓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銀行也要營造風清氣正的和諧氛圍,發揮老同志傳幫帶作用,防止人才斷層的問題。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銀行業協會原副秘書長,研究員、博導)     

(責編:李海霞、李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