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蘭考縣精准扶貧信息平台>>典型人物

浙江:扶貧路上當好“列車長”(扶貧手記)

浙江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石坑村第一書記張誼
2016年05月03日09: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浙江:扶貧路上當好“列車長”(扶貧手記)

  位於浙江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北林垟大山裡的石坑村,直到去年,村集體經濟不僅零收入,還負債20萬,原村支書因違紀被免職后,竟沒人願意接棒。

  2015年8月,我來到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矛盾問題異常復雜的小山村任第一書記。幾個月下來,看著村子蒸蒸日上的蛻變,欣慰之余也感喟不已……

  感悟一: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一個團結有力的班子,是帶村脫貧的保障。剛入村,迎面而來的卻是兩個“下馬威”——兩位支部委員當面向我請辭、部分黨員公開表示不參加黨員會議。“連‘兩委’班子和黨員都毫無生氣,怎麼帶領村民謀發展?”

  當晚,我特意找村委會主任和支委長談,從“兩委”班子建設到村庄的發展,很多意見大家越談越一致,心也越談越近。駐村第一周,我開始“走村不漏戶”,走到輩分和威信都很高的陳錫權家,他的建議和意見很好。我想,這麼有能力的人怎麼不讓他參與村級事務?在我的推薦下,他成了村老人協會會長。

  黨員為什麼不願開會?原因在於原村“兩委”執行“五議兩公開”不到位,令黨員寒心。於是,我和新村“兩委”約法三章,村重大事務必須“五議兩公開”,讓所有黨員和村民都參與到村裡的建設、管理、監督中來。黨員紛紛表態:“你都能把石坑當成自家,我們本村黨員更不在話下!”

  感悟二:扶貧帶致富、先修出村路

  “車頭”修好了,“車子”怎麼跑?村民對我這個“列車長”寄予厚望,以為第一書記能帶資金、帶項目下來,但其中的尷尬隻有我自己知道。村民和黨員給我的建設意見足足寫滿了三頁紙,可村裡沒有一分錢,這些建設藍圖怎麼實施?重新燃起的村民熱情不能失!經村“兩委”商議,決定“從緊到鬆,從易到難”“出成績振民心”“長發展富民力”。

  過去的石坑,進村和出村隻有一條破舊的水泥路,道路狹窄,會車都難。於是,我決定先翻修這條400多米長的老路。兩個月下來,跑項目、籌資金、督進度,我山上山下不停地跑,總程不下上萬裡,終於爭取到8萬元上級補助資金,又動員村民投工投勞、黨員和在外經商村民慷慨解囊……路寬了,村裡的發展也多了“出路”,“溪流整治、生態停車場、村口牌坊”等項目也提上了日程。

  感悟三:多一節車廂多拉客

  火車要上路,不能隻有車皮,還要有車廂才能拉客。石坑村要脫貧,不能隻靠基礎建設,還必須有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石坑村集體唯一的資產就是投入十來年還不見成效的500畝杜仲種植基地,通過多方牽線,我和“兩委”決定將該基地對外承包,這就增加了數萬元村級收入,盤活了村集體資產。同時,我還結合“娘家部門”優勢爭取到了區委農辦和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支持,使稻田養魚、林蛙養殖、本地雞養殖三大基地和旅游觀光民宿等特色產業開展得如火如荼。

  感悟四:不讓一名乘客落下

  村集體經濟有了起色,但全面脫貧還需更多方法。村民楊洪生患腦癌,治病花光了家中積蓄,平日隻能靠兒媳和孫子微薄補貼﹔85歲的老人楊權弟行動不便,兒子已逝,兒媳腦充血不能勞作,孫子在外打零工,7歲的曾孫女按規定應在澤雅上學,卻無能力監護……針對這些具體問題,我和民政部門反復溝通,為他們爭取臨時困難救助,協調解決孩子上學等具體問題。半年來,我們對每戶貧困對象都制定脫貧計劃,通過“愛心救助和扶貧慰問”活動發放了2萬余元的慰問品、慰問金。

  “石坑”號出發的汽笛拉響了,村民們把我當自家人熱情地招呼著。我感覺自己就是這名“列車長”,一定要讓這希望的車輪滾滾向前,讓它安穩行駛在“精准扶貧”的軌道上。

(責編:薛白、李海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