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蘭考縣精准扶貧信息平台>>圖片報道

貴州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先進:勇當先鋒 情注小康

徐梅
2016年04月26日09:11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貴州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先進:勇當先鋒 情注小康

  本報記者 徐梅

  通訊員 覃平飛

  全省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先進集體

  “三力齊發”給力農村精准脫貧 ——省衛生計生委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紀實

     省衛生計生委遴選精兵強將進駐銅仁市鬆桃自治縣,扎實推進鬆桃自治縣同步小康建設。

  強化外部給力,解決群眾脫貧實際困難。一是全委舉力。委黨組在委工作經費中安排專項經費430萬用於駐村工作。委機關10個處室、10個直屬單位與工作隊員所駐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幫扶,統籌全委之力支持駐村工作。二是隊員戮力。工作隊決定成立駐村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建立微信工作群交流經驗,及時反饋工作進度,迅速提高駐村工作執行力。同時,爭取經費10余萬元規范“干群連心室”。三是群眾聚力。召開村支“兩委”會、村民代表會126次,印制發放便民服務卡3000余張,入戶走訪10560余人次,收集到意見建議共計80余條,改善民生辦實事好事1120件,調查協調處理民事糾紛130余起,真正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組”。同時,還利用苗族“二月二”鼓社節、趕場天等節假日,組織開展政策宣傳和防病治病知識宣傳及義診活動,向群眾發放10余萬份宣傳資料和價值12余萬元的宣傳品和藥品等。

  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一是項目支持。著力解決基礎設施薄弱問題,協調修建岩桑壩水庫,預計投資1.3億元,解決2鄉鎮30多個村3萬多人飲水和農田灌溉。爭取到資金510余萬元,為所駐村修建通組公路和產業路、修復灌溉水渠、修建人畜飲水工程、修建村委會辦公樓、衛生計生服務中心、公共廁所和學校食堂、安裝太陽能路燈等,使所駐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同時安排資金190萬元支持鬆桃縣盤石鎮永利醫院建設,為兩省交界邊遠貧困山區群眾解決“看病難”問題。二是產業扶持。駐村工作隊協調引進資金2億元,修建臘爾山生態旅游創新區,爭取50萬元修建響水洞村觀光步道,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協調經費200余萬元支持所駐村實施“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發展壯大蔬菜、經果林等種植、養殖項目,發展各村集體經濟,爭取項目支持種植經果林1050畝,油桐900畝,引進大棚西瓜200畝、核桃育苗基地70畝、柚子基地270畝,養殖山羊、黃牛700頭。三是愛心幫扶。在鬆桃發生洪災期間,協調解決價值61萬元的大米和23萬元現金支持受災群眾。聯系慈善機構,為受災村民發放價值7萬余元的大米200包、生活用品80多套。爭取“韓紅愛心”公益活動為215名患有白內障的群眾進行免費手術治療。

  發揮優勢資源,改善農村衛生計生服務水平。一是組織全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一流的專家為鬆桃開展“省對鄉”專題培訓,支持鬆桃成立苗醫藥學會。二是通過扶持,縣人民醫院通過三級醫院評審成為全省第4個擁有三級醫院的縣城,完成省級衛生應急示范縣前期創建工作。爭取全省衛生監督工作現場會在鬆桃設立分會場,並進行現場觀摩推廣工作經驗,樹立了鬆桃良好形象。三是爭取經費150萬元開展縣鄉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與騰訊、貴州百靈等企業合作在鬆桃實施糖尿病防控計劃,計劃投入500余萬元。

  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共協調落實相關項目62個,涉及廳局項目資金、民營資金3.3億多元,省衛生計生委項目資金2.3億余元,實現了“謀民之所盼,授之以漁”。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 精准給力脫貧攻堅 ——省農業科學院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紀實

    駐村工作開展以來,省農科院充分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緊緊圍繞真幫實促、真蹲實駐,為幫扶地石阡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立足精准選派,選優配強駐村隊員。一是注重因需派人。在選派駐村隊員之前積極與石阡縣聯系,摸清農業產業需求情況,然后再研究有針對性的選派工作計劃。比如應石阡縣要求,選派負責茶葉技術產業的技術人員3人、負責果蔬的3人、畜牧的2人、水產的1人、糧食的3人,共計12名同志。二是注重精准挑選。通過召開會議宣傳、個別談心談話等形式進行全面動員,機關共有48人踴躍報名參加,從中擇優遴選了12名專業技術骨干,其中,博士以上1人,研究生以上學歷9人,12人均為中級以上職稱,確實派出了精兵強將。三是注重整合力量。集合經濟作物、果蔬、畜牧等領域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博士等,組建專家服務團跟進幫扶指導。

  第二,立足自身優勢,科技興農助推發展。一是幫助突破制約苔茶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針對石阡苔茶幼苗死亡率高等問題,工作隊經過技術攻關,提出了“黑膜覆蓋、幼齡茶園套種”技術措施,使幼苗成活率從60%提高到90%以上,解決了廣大茶農的后顧之憂。目前全縣苔茶種植面積達到42.5萬畝,綜合產值15億元,共有12萬人,2萬余貧困戶直接受益。二是幫助打造精品水果、蔬菜、中藥材和農業休閑旅游等新興農業項目。通過實地調研,幫助建立黨建幫扶農庄經濟示范基地300畝、“園中園”旅游經濟示范基地400余畝、油菜制種基地300余畝、中藥材生產基地1500余畝,在5個鄉鎮建立蔬菜供應示范基地1000余畝。目前,全縣共建立了農業園區21個。三是大力幫助發展畜牧養殖產業。為形成多元農業產業經濟,全方位提升現代農業生產水平,在石阡幫助建立了蛋雞養殖現代農業園區,目前園區蛋雞養殖規模達60萬羽,年產值2億元﹔建立油茶林下養殖基地3000余畝,養殖優質肉雞1萬多羽,年產值達100余萬元﹔結合當地資源特點,提出肉牛發展“組、貯、圍、補”模式,通過發放補貼、牧草種子、技術培訓和咨詢的方式推動肉牛產業的發展,2015年僅聚鳳鄉肉牛存欄就達到4100多頭。四是大力培養鄉土人才。充分發揮專家服務團隊作用,投入資金20萬元,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32期,發放資料1000余份,培訓1500人次。組織農技干部和農戶到農科院、廣州等地觀摩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找准差距,提振信心。村種植大戶、村干部主動改造油茶林3200畝,發展林下養雞53戶,推動肉牛養殖120余戶。

  第三,立足幫貧救困,用心用情辦好實事。一是幫助解決生產困難。2015年,籌集幫扶資金200余萬元,向近千戶提供種子1.2噸,種苗10畝。購買肥料、農藥等生產物資5噸,解決農民的春播問題。發放瑤山土雞雞苗1200余羽,仔豬20頭,惠及貧困戶680戶2900余人,切實幫助群眾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困難。二是幫助改善生活條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2015年僅在神仙村就協調危房改造37戶。三是幫助建設和諧新農村。幫助村“兩委”抓好自身建設,今年共化解村民矛盾糾紛40余起,處理村民投毒捕魚事件2起。

  瓮安縣苟家庄村第一書記官學斌(中)與苟家庄村委會主任劉江一起(右)指導受災煙農防治病虫害。

  獨山縣下司鎮新同村駐村干部聯系企業捐資助學。

  丹寨縣揚武鎮羊排村,一名駐村干部在幫助留守村民收割。

  水城縣蟠龍鎮發貢村第一書記樊瑩給養蜂農戶講解養蜂技術。

  絕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 ——記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第一書記劉為

  第一次入村走訪后,國務院扶貧辦派駐的“第一書記”劉為在村民代表大會上立下“軍令狀”:“南猛村脫貧,我是第一責任人。我絕不虛晃一槍,絕不走過場,絕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

  到村后,劉為帶領村兩委入戶調研,並親手制定了《南猛村一戶一檔訪談問卷》,為194戶村民建立194卷檔案。通過調研,他了解到村裡一半以上的人都會吹蘆笙。

  早在1957年,南猛村就有兩位村民代表中國去莫斯科交流演出。一個隻有194戶村民的小寨子,被稱作“蘆笙之鄉”,他認為,如果讓村民學會制作蘆笙、賣向市場,不僅能把蘆笙之鄉的品牌打響,還能讓村民脫貧致富。

  南猛村的旅游扶貧試點建設,原計劃花30萬建村寨大門、村史碑和兩個公廁,劉為投了反對票,卻贏得了村民的擁護和縣裡、鎮裡的支持。“我們村兩委商量以后,一致同意先用這個錢按照一戶3000元的標准搞改廁,爭取春節前把全村150個室外廁所改造完成。”村支書楊炳興說。

  在他的帶領下,全村將年年發的“扶貧豬”、“扶貧魚”變成了合作社裡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股金,扶貧資金變成了折股量化的資產,貧困戶踏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村裡得到一筆旅游產業扶貧資金,村裡有人建議花18萬再買一批蘆笙和蘆笙表演服裝。劉為又反對了,蘆笙之鄉別再買蘆笙了,寧可花30萬、50萬請人來教大伙做蘆笙。經他協調,整合了“中國傳統村落”和旅游扶貧試點村兩個項目的建設經費450萬元,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由村“兩委”發起成立雷山縣南猛村共濟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涵蓋了刺繡等民族手工藝制作。去年12月21日,領到了合作社營業執照,劉為仔細端詳了好一陣,才放進盒子裡。

  該合作社下設蘆笙表演組、民族手工藝組、農業經營組和電子商務組,以鄉村旅游帶動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以5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作為全村4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股金注入合作社,村集體以蘆笙博物館作價入股,鼓勵一般戶以資金、土地入股,所得利潤按股份比例分紅,確建檔立卡保貧困戶、村集體和合作社實現共同發展,小康夢清晰可見。

  全省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先進個人

  提振精氣神 同步奔小康 ——記望謨縣麻山鎮前鋒村第一書記彭學剛

  彭學剛,省統計局派駐望謨縣麻山鎮前鋒村的第一書記。到村裡后,他著手做了3件事。第一是召開黨員會、院壩會,宣傳黨的脫貧攻堅政策,讓村民看到希望,堅信“石縫中間求生存,貧瘠地上創奇跡”。第二是在全村開展“遠學焦裕祿、近學文朝榮、現學楊正富”活動,他還帶頭上黨課、上小康課,幫助貧困農民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第三是策劃開展了“溫暖前鋒農民工”活動,2015年4月下旬,他自費到上海看望慰問遠在千裡之外的鄉親,向他們宣講扶貧政策、法律常識,幫助黨員解決組織生活問題,鼓勵他們回鄉就業創業。   扶貧必先扶智,教育才是根本。一是實施“村校合作共建”,聯合學校開展了給貧困學生送溫暖、兩個支部一堂課等活動,協調解決了麻山學校近百名學生住宿問題。二是營造重視教育氛圍,利用兒童節、教師節、國慶節等重要節假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大力宣傳“治貧困先治愚、幫困先幫智”。三是開展圓夢大學活動,協調5.8萬元資金,在村自編自導“高考學子表彰大會暨文藝匯演”,表彰2015年考上大學的17名優秀生,開展學習生活分享會,既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更起到了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

  強化產業扶貧,增強“造血功能”。一是突出產業帶動,幫助建立優質稻米示范基地,引進“滇雜31”優質水稻,目前前鋒村戶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引進蘇小妹農產品開發公司,採取合作社牽頭、農戶精准飼養、公司保底收購的方式,每年至少帶動100多戶貧困戶摘掉“帽子”。二是培育電商新引擎。圍繞“能人集體互聯網”,邀請淘寶公司、中國網絡菜市場、貴州電商雲等公司到村考察,動員能人在淘寶平台示范開店3家,動員本地籍大學生組建“麻山電商創客聯盟”,全力挖掘和開發麻山特色產品。三是夯實基礎設施,爭取項目資金30萬元,建成前鋒村食用菌種植基地道路1.4公裡。協調投入資金29萬元,建立前鋒村畜牧飼草加工廠。爭取財政投入15萬元改造資金,切實改善村活動陣地條件。

  真情傾注小山村 駐村路上不停歇 ——記關嶺自治縣花江鎮蓮花村第一書記周齊兵

  周齊兵,安順市水庫和生態移民局駐關嶺縣花江鎮蓮花村第一書記。5年的駐村經歷中,他的體會是“用心、堅持、無悔”。

  第一,懷揣誠心,真情融入。2011年初到蓮花村時,不到兩個月,他走遍了所有村民的家門,踏遍了蓮花村的溝溝坎坎,組織工作組及村支兩委召開會議50多次,把蓮花村情況摸得一清二楚,慢慢地自己也成為了蓮花村的一員。

  第二,找准方向,堅持到底。蓮花村能發展什麼產業呢?經實地考察論証,蓮花村氣候和土壤條件非常適合種火龍果,結合村裡實際,該村編制了蓮花村2013年至2017年發展規劃,列出以火龍果發展為重點的45個項目,整個投資項目涉及資金6000多萬元,他立即動員大家種植,但大部分人都隻聽說過,從來沒人種過,不管怎麼解釋、怎麼宣傳,敢於嘗試的寥寥無幾。他想到可以引進公司、企業來作示范,通過多方奔走、軟磨硬泡,終於引進了4家農產品開發公司到蓮花村示范種植火龍果2800畝。村民看到了種植火龍果的效益,積極性一下高漲起來,都跑來找他要求種火龍果,於是就因勢利導組建了合作社,群眾拿出土地以零風險保底分紅形式入股。規劃藍圖艱難地邁出了第一步。5年來,蓮花村共整合各類項目資金達8000余萬元,帶動村民發展火龍果、李子7500畝,“紅了山坡,富了窮窩”。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0年的1800元增加到現在的6800多元。

  第三,苦樂兼程,無怨無悔。5年來,該村共爭取到各類資金900余萬元,修通村路、產業路、機耕道30多公裡﹔修建人畜飲水工程和果園配套水池項目﹔修建3個公廁、2個垃圾處理池﹔安裝太陽能路燈116盞,建設了1000平方米的村級辦公場所,4700平方米的農產品集散市場和文化廣場。如今的蓮花已是一片和諧幸福的景象,但看到這一切變化,他感到既欣慰又酸楚。2013年,他剛上高二的兒子突然患上了腰椎骨結核,當時他很糾結,因為蓮花村的產業發展剛開了個頭,面對蓮花群眾的期盼,他不能退出。很慶幸,他兒子的病在北京治療后,基本痊愈並考上了大學,這也算好人有好報吧。

  在貴州最高峰拔窮根 ——記鐘山區大灣鎮海嘎村第一書記楊波

  楊波是鐘山區民宗局派駐大灣鎮海嘎村第一書記。而今,海嘎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0年,他剛到村裡時,通過調查了解到,海嘎要發展,除了突破交通條件的限制,更要改變村民的思想,轉變觀念才能拔掉窮根。於是,他和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戶,開院壩會、搞夜訪,跟他們講深講透黨的脫貧攻堅政策、支農惠農政策,讓黨的好聲音進入家家戶戶。同時,實施一些“小、簡、快”的項目,在短期內樹立起一個個成功實例。比如,傳授村民土雞養殖等技術,扶持24戶養殖土雞,第二年就見了效益。為引導村民移風易俗、增強信心,村裡建起了文化廣場,組織30多名彝族少年成立了海嘎民族文藝表演隊,把黨的好政策、身邊新鮮事、本村好典型編成歌舞,定時公演。

  他到村裡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村干部工作日制,輪值干部早上在哪、下午在哪,都要有備案。每周都有學習會,集中學習脫貧攻堅的精神和政策文件,凡是征地拆遷、低保評議、危房改造黨員都要參加評議。針對黨員老齡化嚴重,他鼓勵在外務工的農民黨員回鄉創業、回村任職,此外還逐戶查找致富能手、產業能人,將其作為發展黨員的重點培養對象。他們把村務黨務公開到小組中去,挨個寨子開壩壩會,還在村裡開設“代辦室”為群眾“跑腿”辦事,漸漸贏得了村民的信任,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得到增強。

  2013年,他們經過反復研究,利用海嘎海拔高、日照強的優勢,引導村民種植脫毒洋芋、苦蕎,品質高、賣相好,現已遠銷全國各地,還注冊了“黔之脊”綠色商標,搬上了電商平台,大山裡的“土疙瘩”變成了“金元寶”。韭菜坪因滿山遍野的野生韭菜而得名,近年來正在打造旅游景區。這是海嘎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好機會,但村民們都不敢嘗試,他就和村干部商量,讓村支書帶頭把農家樂搞起來,村民看到甜頭,陸續辦起了10個農家樂、3個鄉村旅館,還建起了導游隊、演出團體等。隨著農民增收渠道不斷增多,村民的人均純收入已由2010年的1600多元增長到7230元,增長了300%多。

(責編:薛白、李海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