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擔當鐵路融資“火車頭”

“咱老區百姓,也能坐著高鐵出行了!” 家住江西瑞金的張大媽最近心情特別好,2015年底,贛龍鐵路復線正式通車運營,結束了贛南革命老區沒有動車的歷史。如今,張大媽可以坐著新開通的動車去看望在上海工作的兒子。“動車又快又穩,環境也好,比以前方便多了!”
贛龍鐵路復線全長268公裡,總投資229億元,設計時速200公裡。支持這一鐵路線路建設的,正是國家開發銀行。截至目前,國開行已累計向贛龍復線發放貸款50億元,有力支持了這一給革命老區帶來發展新活力的鐵路線路建設。
多年來,在開發性金融的鼎力支持下,億萬百姓的出行進入了“動車時代”。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國開行累計發放鐵路行業貸款超過萬億元,累計支持鐵路建設裡程近6萬公裡,佔全國鐵路營業裡程的一半,是支持我國鐵路建設的主力銀行。
多管齊下保障鐵路建設融資需求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以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的鐵路項目建設力度,每年完成的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都在8000億元以上,融資需求巨大。為打通鐵路融資渠道,保障我國鐵路建設資金需求,國開行充分發揮“投貸債租証”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多管齊下打通融資瓶頸。
每年千億貸款支持鐵路發展。自2011年以來,開行持續加大對中鐵總系統的貸款支持力度。在2011年幫助原鐵道部渡過資金困境后,國開行每年都主動與發改委、人民銀行、中鐵總等方面溝通,在年初即確定表內1000億元的鐵路貸款發放目標和重點項目清單,並通過計劃單列的方式保証貸款及時足額發放。同時,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指示精神,國開行對中鐵總本部的借款採取優惠利率政策。另外,國開行還通過專項建設基金為鐵路建設提供資金1170億元,其中向中鐵總公司提供497億元,開啟“貸款+投資”的合作新階段。2015年,國開行對中鐵總系統發放貸款1089億元,連續5年保持發放1000億元以上水平。國開行對中鐵總公司貸款余額突破6000億元,超過其貸款融資總額的1/3。
債券承銷擔當主力。除了向中鐵總公司提供貸款外,國開行還充分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優勢,為中鐵總承銷債券,幫助其從市場上獲得資金。自2011年至2015年,國開行參與承銷中鐵總公司及原鐵道部發行的各類債券6400億元。其中,2015年,國開行承銷各類鐵路債券1600億元,佔當年鐵路完成固定投資額的1/5,為鐵路建設和“促投資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積極創新鐵路資產証券化產品,大力拓寬融資渠道。自2013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資產証券化試點以來,國開行已成功發行21期2026億元証券化產品,其中已發行鐵路專項信貸資產証券化產品5期共452億元,其余各期混合資產中亦有鐵路資產。截至2015年底,國開行鐵路資產証券化產品累計超過500億元。
鐵路“十三五”寄望國開行
“十二五”期間,國開行對中鐵總公司累計發放貸款超過6000億元,始終保持第一大貸款行地位﹔累計參與承銷中鐵總各類債券6400億元,為引導社會資金參與鐵路建設作出積極貢獻。雙方“十二五”期間的密切合作,也為下一步國開行繼續以開發性金融鼎力支持鐵路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
國開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表示,國開行要結合國家“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牢牢把握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要求,主動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更好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其中,就踐行“共享”發展理念,胡懷邦要求,國開行要積極發展普惠金融,進一步加大對鐵路等重大工程包的支持力度。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國開行將以國家重大鐵路、中西部鐵路、鐵路裝備制造和高鐵“走出去”為重點,繼續安排1000億元以上融資總量,加大力度支持國家鐵路領域建設。
就具體舉措而言,國開行一方面將建立鐵路項目跟蹤機制,創新統一授信評審模式,主動對接中鐵總系統梳理當年的重大鐵路建設項目清單,通過計劃單列的方式下達鐵路項目貸款,倒排時間、加緊推進,及時保障相關鐵路項目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國開行將繼續對鐵路項目實行差別化利率政策,對中鐵總公司本級貸款執行優惠利率,減輕鐵路融資負擔。
同時,作為我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國開行將繼續發揮優勢,全力推動高鐵“走出去”,配合推動雅萬高鐵項目,積極跟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鐵路走出去項目。
越來越豐富的鐵路線路和車次選擇,讓幅員遼闊的中國不斷“縮小”,將人們的“鄉愁”不斷拉近。在開發性金融的助力下,鐵路建設將繼續快速發展。隆隆前行的列車將承載起更多百姓便捷、舒適出行的夢想,也將承載起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希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