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剛性兌付會逐步打破,投資者要提高鑒別力

信托投資不僅是關注收益(理財參謀)

柴 今
2015年11月30日06: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日,華鑫信托產品出現兌付問題,因投資者要求維權吸引了公眾關注。據了解,原應於今年8月6日到期的信托產品,因融資方無法正常還本付息,信托計劃被延期3個月。然而,11月6日,由於融資方仍未按期兌付,導致信托產品出現了兌付危機。目前,投資者的維權行為導致該事件持續發酵。

  一段時間內,市場對於信托“剛性兌付”的預期並未打破,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也因為其高收益、低風險的特征為不少投資者青睞。所謂剛性兌付,是指一旦信托產品發生兌付危機,信托公司便會以種種方式保証投資者按期得到本金和預期收益。但是近年來,信托產品的兌付危機數量有所增加,雖然並不意味著會發生收益大幅損失,卻對投資者的鑒別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業內專家建議,投資者除了要樹立“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的意識外,在選擇信托產品過程中,首先要重點關注產品的安全性、流動性,最后才是產品的收益率,選擇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信托產品十分重要。

  具體來說,投資者應優先選擇抵質押物保值功能好、流動性較強的信托產品,重點關注信托公司自身實力、風險處置能力,以及信托產品項下交易對手實力、增信措施等。信托公司及其股東的實力是信托計劃出現風險后,投資者利益的最終保障。關於信托公司的信息和產品介紹,可先在網上搜索,查看此前有無重大糾紛或訴訟,如果企業有發債,債券的評級也是一個參考標准。因而,建議投資者優先選擇信托公司及股東實力較強、風險控制能力較好的信托公司產品。

  同時,也要密切關注信托產品的資金投向,是否流向了國家政策限制的產業,或者是嚴重過剩產能行業等。

  專家提醒,投資者應理性看待部分信托項目超高收益率、佣金返還等違規行為的誘惑,謹防其背后可能隱藏的項目本身更高風險,以及信托公司違背信托初衷處理信托事務的行為。因此,投資者應優先選擇業務審慎、操作合規的信托公司產品。

  事實上,信托產品也分很多類。按融資模式分,有向特定企業提供貸款的貸款投資信托,以股權方式投資的股權投資信托,投資於某單一或多個項目的組合投資信托,以及權益投資信托等。按投資方向分,有所募資金投向証券、基金等金融市場領域的﹔有投向那些向社會提供產品、勞務或服務的營利性經濟組織的,如制造業、旅游企業、餐飲業等﹔也有的所募資金用於房地產開發或政府城投等。

  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信托全行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5.62萬億元,較二季度環比下降1.58%,自2010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出現環比負增長。截至三季度末,信托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48.7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利潤總額156.85億元,增幅較二季度大幅回落24個百分點。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30日 17 版)

(責編:李棟、李海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